时代楷模 第一集 白求恩 白求恩在中国的655天,在枪林弹雨里,救治了无数伤员的生命,还建医院、办学校,培养了大批医护人才,开创了我军战地输血的先河,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;他用忘我的工作实现了对毛泽东承诺的重伤员中75%可以救活,甚至做到了更好,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,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。 时代楷模 第二集 张思德 一声巨响,电光...
2025-06-10

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第一集 千里跃进 一封紧急密电,让刘伯承和邓小平陷入沉思,密电发自何人;陕北、山东解放区遭到国民党军重点进攻,毛泽东将如何打破困局;南下之路险关重重,刘邓大军如何摆脱国民党军围追堵截,走完通往大别山的千里跃进路?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第二集 站稳脚跟 蒋介石集结重兵全力争夺大别山,十二万刘邓大军能否抵挡住二十万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,三战三败...
2025-06-05

将军大使出征记 第一集 脱下戎装 1950年初,一辆军用美式吉普“003”缓缓驶向位于北京城东的新中国外交部。坐在驾驶座上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——耿飚。一个兵团副司令员为什么要前往外交部?本期我们就来讲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将军大使。 将军大使出征记 第二集 不辱使命 1950年10月初,中国外交部接到了耿飚发回的一个报告。报告中称:“在...
2025-06-04

屯垦南泥湾 第一集 生产自救 1940年前后,是陕甘宁边区抗战以来最艰难的岁月。这一时期,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,陕甘宁边区,在侵华日军残酷地扫荡,和国民党军事封锁下,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,物质极度匮乏。如何渡过难关,直接关系着陕甘宁边区,红色政权的存亡与抗战的胜败。 屯垦南泥湾 第二集 自力更生 1939年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,遭到日军与国民党...
2025-06-02

国庆往事 第一集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,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由周令钊和夫人陈若菊负责。开国大典的筹备时间很短,选择在下午3点举行,除了因为10月1日下午要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防备国民党军空袭。 国庆往事 第二集 扬帆起航 新中国成立前夕,选定国徽的工作被纳入了筹备开国大典的重要议程。毛泽东、周恩来在...
2025-05-31

难忘铁道兵 第一集 烽火岁月 这是解放军队伍中一个特殊的兵种,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铁军,解放战争横空出世;朝鲜战场浴血奋战。他们是如何用血与肉铺就了一条打不烂、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? 难忘铁道兵 第二集 决战成昆线 一声令下,30万大军云集川滇,一条铁路,创造了20世纪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。不畏艰难,他们把忠诚和豪迈镌刻在了祖国的崇山峻岭。敢于挑战,勇...
2025-05-29

大三线 第一集 决策内幕 1964年,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份。这一年,一份白宫秘密起草的绝密档案,揭开了尘封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谜团。风云涌动的国际形势,让彻夜未眠的毛泽东最终做出改变中国工业布局的宏大构想。然而,毛泽东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在中央决策层内部却迟迟未能达成共识。逐渐失去耐心的毛泽东最终设立“小计委”,拍板三线建设大局。本集《国家记忆》为您揭开...
2025-05-27

跨越国界的友谊 第一集 韩丁 上世纪四十年代,美国高材生韩丁到中国教起了使用拖拉机;韩丁被美国扣上叛国者的帽子,他仍然四处介绍红色中国的情况;他的著作被称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三大经典著作之一。 跨越国界的友谊 第二集 马海德 1933年,一位美国医科高材生来到上海,开办私人诊所的他历经艰险,秘密到达延安。在陕北,经历战火、收获友谊,也收获了爱情。新中国成...
2025-05-25

邓小平故事 第一集 邓小平与台湾问题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,邓小平便以开放包容的胸怀,通过各种渠道,向台湾地区领导人传达着“一国两制,和平统一”的理念,并终于促成两岸关系“解冻”。然而,一场极有希望达成的两岸和谈却为何在1988年戛然而止? 邓小平故事 第二集 邓小平与强军之路 1980年9月17日,一场代号为“801”的军事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秘密召开,总...
2025-05-24

中国空降兵 第一集 雷霆空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48小时,15名空降兵从几倍于训练高度的4999米高空,在无气象资料、无地面指挥、无地面标识的“三无”条件下,成功空降崇山峻岭间的重灾区救灾。那么,让世界诚服的中国空降兵是如何组建起来的呢? 中国空降兵 第二集 捍卫荣光 扩建补充空降兵,毛泽东想到了怎样的一支部队?1961年3月14日,在空...
2025-05-23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